灣仔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昨天(5月20日)組織100名區內小學生分批參觀「舞動水滴展」,認識東江水供港歷史及重要貢獻,培養公民意識。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青年專員Eric亦有到場,為同學及委員打氣。
「舞動水滴展」由發展局及水務署策劃,於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(中環段)舉行。水務署向同學講解1960年代香港嚴重缺水時期的情況,以及東江水自1965年起,是怎樣供應香港七至八成的淡水。
青年專員Eric主持問答環節,同學積極搶答,展現對議題的理解,又踴躍分享所學。同學們表示難以想像僅每四天供水四小時,以及排長龍取水的艱難情景;亦深刻體會到東江水供港計劃的歷史意義,明白到原來每一滴水都得來不易,學懂飲水思源。
新一屆灣仔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於今年4月1日上任,今次參觀是本屆首個活動。青年專員Eric與委員分享推動青年工作之心得,勉勵委員繼續統籌各類型青年同公民教育活動,為社區發展貢獻力量。其中一位新加入委員會,仍然在讀中學嘅自薦青年委員Gerald也有協助安排今次參觀。他跟專員分享,委員會的工作很有意義及挑戰性,雖然只參加短短一個月,已經有機會一起構思本年度的活動計劃、擺街站宣傳「HKYouth+」手機應用程式、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的抗戰專題展覽,以及參與今次的「舞動水滴展」。他更預告與另外3個自薦青年委員拍攝了一段短片介紹灣仔區,請大家追蹤民政總署的Facebook 專頁!
「舞動水滴展」展期會直至6月13日,詳情如下:
地點:添馬公園及中西區海濱長廊(中環段)
時間:星期一至五下午1:00至晚上7:50
星期六、日及公眾假期下午1:00至晚上10:50